【江湖姐訪談】克拉克1
总览
开篇
[江湖姐]
我在半年前采访本期嘉宾后, 决定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再播出这个视频
他跟以前那些嘉宾的体验都不一样. 或许更加具有可复制性
换句话说, 你也可以不妨试试, 嘉宾说现在英国, 其他信息保密.
我们都是”西西弗斯”吗?
[克拉克] (后略, 非引用字段就是克拉克的叙述)
当时上中学的时候读这种课外读物吧, 有一个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孩子.
你为什么要放羊? 孩子说放羊为了赚钱
那你为什么要赚钱? 赚钱为了娶媳妇生孩子
那你生了孩子之后呢? 嗯那生了孩子要让他继续放羊
记者就笑了.
可是我看到这一段话之后, 我就觉得这个事好像不太对劲.
你记者好像是觉得自己是个高级知识分子, 在嘲笑人家放羊的孩子.
可是你记者是不是也处在这么一个“循环”当中!
你为什么要上学? 为什么要工作? 无非挣钱娶媳妇生孩子
你生了孩子, 不也继续让这孩子去上学工作, 然后娶媳妇生孩子
也在同样的这么个循环当中!
这个人生到底是要干啥? 到底有什么意义?
就产生这样的疑惑, 然后才开始探究这些问题.
[江湖姐]
就是在这个之前, 你没有想过人生有什么?
之前没有想过这个人生要怎么怎么样.
觉得考个好大学, 找个好工作, 为人类做点什么贡献.
当个什么科学家什么之类的很厉害, 挺不错的.
自从看了这个之后, 我突然就觉得:
你就算考到什么, 这个清华、北大你又怎么样?
你不也还在这个循环当中.
你也甚至不知道, 自己为什么非要考这个清华北大
为什么非要找这个工作
就跟那个西西弗斯推着大石头上山, 有什么区别!
那无非是他是推大石头上山, 你可能推了个别的东西上山
那也只不过是在这个不停的循环当中
直到2010年, 在清明梦里边有一些体会
有一个电影叫《盗梦空间》
当时看完那个电影, 我就突然有一个想法:
我只要在自己的梦里边, 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那我其实就可以控制我自己的梦境
当天晚上我就做了一个梦, 然后发现那是一个梦境
然后我就可以控制这个梦境, 就跟那个电影里面演的一样
[江湖姐]
你怎么个控制呢?
就是心里边想啥, 它就变成啥了
比方说我想我这里边要起一座高山, 它这个梦境场这边就起了一座高山
我说我需要有一片海洋, 那个梦境场景里边就展现出了一片海洋
然后我说我要“焚山煮海”, 于是山就起了山火,
上面燃着熊熊大火, 然后海水也沸腾起来了
[江湖姐]
这是你第一次尝试
你就做到了
对这是第一次尝试做清明梦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有一个名词叫做“清明梦”
[江湖姐]
那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一开始的时候, 我只是进入这个梦境里边, 改造了那个梦境的场景
然后呢我就在梦境里边, 设定孙悟空这个剧本:
他从石头里边怎么蹦出来的,
再到他后面到龙宫里边取了定海神针大闹天宫
直到他跟二郎神打了一架之后, 他打输了
好,我咔嚓一下. 后面剧情不要了. 我就到此为止.
然后呢我要以孙悟空的, 第一人称视角来体验这个故事
接下来这步操作非常关键.
我要忘记自己正在做梦, 我要真的把自己当成自己是孙悟空
[江湖姐]
就像你在打游戏, 但是你进入到那个游戏里面去了
对,可以这么说. 我要重复一遍刚才说的这个流程:
首先我在白天的时候, 我要告诉自己
我今天晚上做梦的时候, 我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
紧接着我普普通通做了一个梦
在梦里边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梦时候
接下来我要把这个梦, 改造成我想要的这个梦的场景
给自己设定一个做梦的剧情, 把自己真的当成是那个梦的里边
那个剧情的某一个角色
最后一步非常关键!
要忘记自己正在做梦, 然后醒来之后啊
就好像自己上辈子是孙悟空这种感觉
[江湖姐]
除了孙悟空还尝试过什么角色呢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个问题.
那么我就想, 有没有可能同时做好几个清明梦
[江湖姐]
同时写几个剧本,相当于
对,对我就把自己分裂成好几份.
第一个梦境我做孙悟空, 第二个梦境我做二郎神, 第三个梦境我做这个哪吒
第四个可能就不是西游记背景了, 可能成了这个曹操
[江湖姐]
同一个晚上就有这几个
我的意思就是要在同一个晚上, 同时做这几个梦境
按照计算机的这种语言, 叫做“并行处理”, 多任务处理
首先是要平行着做好几个梦,
其次每一个平行做的梦结束之后, 还要再续接上另一个梦
所有刚才说的这些梦, 全是我自己预先设定好这个剧本
[江湖姐]
你都是完全在心里构造
完全就在心里边想给自己下这个暗示
[江湖姐]
后来你达到什么状态呢
有没有可能, 让这个剧本它也是自动生成的
[江湖姐]
你需要使用一个AI
对,这个AI是什么. 我让我的潜意识来做AI
让它来设计, 我就只体验就完事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 把我过往当时经历的, 可能十几二十年的所有经历
我所接触到的各种故事, 把它作为一个数据库.
基于这个数据库, 来给它进行随意的这种组合、拼装来生成出来这个剧本
让这个潜意识自动地来生成这个剧本, 我来体验各种这样的(角色)
第一个是工程师, 第二个是个医生, 第三个他可能是个军人之类的
各种各样的职业都体验体验, 各种各样的人生都体验体验
可能这个人非常强壮, 那个人非常孱弱, 那个人是个男人, 那个人是个女人
甚至这一辈子是宙斯, 下一辈子就是湿婆, 还可以当一个小鸟, 下一个当一个小蝴蝶
甚至也可以当一个小树苗, 甚至可以当石头, 甚至可以当桌椅板凳
[江湖姐]
所以你只是给你的潜意识下达这个任务, 就好像给它一些主题,
然后让它去创造具体的情节会是什么样子的是吗
对. 因为这个事情, 我就连着做了三天的这个梦. 是三个晚上.
[江湖姐]
那你这三天梦到些什么呢 [江湖姐]
那么这三天就好像梦到了.
各种各样的人生, 好几千辈子一样这么长的这个时间
[江湖姐]
这像是一个“轮回”的过程啊
对,可以这么说. 可是这里边也存在了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
之前当我设定的剧本比较少的时候我第二天醒来,
我是可以清晰地回忆起来每一个故事里边我的主观感受体验都是什么样的
可是像我刚才说的, 我一个晚上可能就要做几千个梦
那么我醒来之后就好像有点混混沌沌的
我只是隐隐约约记得, 自己做了非常非常多的梦
可是具体的细节就难以回忆了
[江湖姐]
那这些梦还是你事先给予的主题呢?
还是后来你根本都不知道到底是些什么角色
到后来其实就已经有点失控了.
其实我已经很难控制, 就是说要做的是什么样的梦了
因为我已经让它自动生成剧本了, 他就开始不停地生成剧本
到了第三天晚上, 好像终于它把这个设定这个素材库好像消耗完了
于是它停止了.
然后第三天晚上睡醒觉来之后白天一醒来啊
突然前面这三天做的各种梦, 各种感受集中地压缩到了一个点爆发出来
[江湖姐]
你说一起爆发出来什么意思?
就是各种各样的情绪, 就好像就是说我
想象一下你过往人生, 可能几十年的这个人生, 你有各种各样的情绪
有高兴的时候也有不高兴的时候
那么假如你人生当中过去十几年, 几十年的这个时间
都压缩在同一个点, 然后把那个情绪叠加在一起同一时间爆发出来
它是个什么样的感受, 假如说只是你一个人,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压缩在一起爆发出来
可是现在刚才说的, 他可不是一个人哦!
他是几千个人哦, 他甚至有些还不是人哦!
他都压缩到一个点, 集体地爆发出来
他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这么一个情绪
我只能是这么描述, 这个什么感受呢
就是各种各样的感受都有, 而且它非常起伏、非常激烈
同时呢它还凝聚成了三个比较大的感受
而这三个大的感受, 它不属于之前所说的几千个梦的人生当中产生的
而好像是从当中提炼, 升华出来的这么一种感受
第一个感受: 有一种非常“悲天悯人”的这么一个感觉
就好像哎呀, 大家都非常非常可怜, 众生可怜
第二个感觉: 就好像看谁都非常不顺眼, 想要“毁天灭地”
就是一种非常愤恨的这么一个情绪
而除了这两个之外, 它还产生了一种, 甚至超越于刚才这两个之上的一种:
它又是一种非常孤独的, “这个世界只有我存在而其他什么都不存在的”. 这么一种层次的孤独
而同时又非常明确地感受到: 自己是存在的, 这么一种“自在的感觉”
它又是一种孤独的, 又是一种好像自己无所不能的
而由这第三个感觉. 忽然就把这个人引领到了一个主观体验“创世神”的那么一个情境当中
在那个地方, 就好像“我就是神,神就是我”. 只有我存在, 别的什么也不存在
[江湖姐]
这是你在清醒的时候的
对,这是说是已经醒来了
[江湖姐]
有了那三个感受之后的第三个感受
以它作为一个契机, 突然进入到了这么一个状态中
当然这个创世神不是像有些宗教神话里面讲的有一个人的形象什么的
不是这回事儿, 它是一个非常抽象的一个东西
在那个时候一定要感受到: “我就是神,神就是我”. 中间没有任何分别
[江湖姐]
那是一种力量吗
很难说是一种力量.
用一个哲学术语, 我一般会管它叫做“绝对主体”
就像我们现在有一个主体, 有一个客体, 有个主客对立的关系
可是在它这个地方, 它不存在主客对立, 只有这一个主体.
我把它取数字代号叫做“1”
不满足的创世神 “1”
我发现是因为它有一个内在的不满足, 驱使着它创造了这个世界
好像一种孤独也好, 非常的无聊也好, 它存在一个内在的不满足
而这个创造世界的过程, 是它把自己分裂成了一份一份的
由这个“一”分裂成“二”, 这个“二”就是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体验的主体, 客体是被体验的对象
而由主体它又分裂成了好几个主体,
而客体它又进行一系列切割, 切割成了各种各样的客体
最开始的切割,
它是一种纯粹的、非常抽象的、概念性的这种切割
好像什么数呀、量呀, 什么范畴这种很抽象的这种东西
而由一个抽象的概念逐渐切割切割
产生了这个所谓的空间, 产生了空间之后
它又产生了一个所谓能量, 而再基于能量
以能量作为范本, 才产生了所谓的物质
还是有不同的层次, 而这些层次都是客体
它不是体验的主体, 体验的主体是每一个所谓的人
而这个人它不是这个人的身体, 而是它背后的这一个体验的主体
就每一个人的背后, 都有这个体验的主体, 就是谁在体验这些东西
凡是被体验到的东西, 它都是一个客体, 都是一个内容
而主体这里面谈不上什么内容, 它都只是一个接受体验的这么一个东西
而主体又是创造这些客体内容的这个主体
[江湖姐]
那你体验到这些以后你想探索什么呢
我想探索的就是说:
创世神都是不满足的, 居然还需要自己通过分化出来创造了这个世界, 创造了众生
然后由这个众生去体验这个世界, 体验各种东西, 再回归到它作为创世神的“一”上面
这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循环
如果它都不满足, 它需要来创造这么一个大的循环
有没有任何办法能够脱离这么一个循环, 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这就是我后面一个阶段, 从2011年之后开始探索这个问题
“0” 才是真神!
这个时候我就开始, 比较积极主动地去读各种书
不管宗教的书也好, 还是哲学的书也好, 神秘主义的书也好
就去各种了解, 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
我发现大部分的书. 首先它压根儿没有提到“1”这个层次的事
他们提到的神可能都是非常浅显的意义上这个神
跟这个非常抽象的, 终极意义上的创世神, 还有很大的差距
它还是在中间某一个层次上的一个神, 而不是这种最上头的神
[江湖姐]
你能举个例子吗
我非要举个例子的话. 就拿最出名的《圣经·旧约》
我发现《旧约》里边这个神, 他的层次是忽高忽低的
比方说最出名的一句话就是:
神对着这个摩西说: “我是我所是”(I am that I am)
这个层次就非常高. 它对应的是刚才我说的这个“1”
它是一个绝对主体的, 它没有主客对立分离的这么一个状态
可是到了别的一些地方.
什么伊甸园这些, 亚当跟夏娃那段故事, 什么智慧树呀、生命树呀
那个地方这个神的层次就非常低了
[江湖姐]
为什么你觉得那个层次就低呢
是一种直觉. 旧约圣经里边它指的神, 好像并不是指的是同一个神
编书的这些人都给他起了个名字是神, 使得读书的人觉得好像是同一个神
可是他可能指代的都是不同的东西
[江湖姐]
因为它是好几本书汇在一起的
我不知道, 起码我当时读书的时候不知道这个事儿
以我个人的直觉, 我觉得发现了这个问题
[江湖姐]
你还接触到哪些宗教的呢
你看我当时是在中国大陆境内, 对宗教能接触的资料相对有限
主要就看比较出名这些. 像旧约圣经看一看, 新约圣经我只看四福音书
[江湖姐]
其他的宗教呢
比方说佛教的一些说法, 我也就看一看
凡是探讨一个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需要做好事呀, 善恶呀什么我都不看
凡是探索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我就会多少看一看
[江湖姐]
所以你关注的是本体论的问题
对. 就只看本体论的问题
[江湖姐]
那你有没有看一些哲学方面的呢
像这个黑格尔稍微了解了一下.
我觉得黑格尔说的这个“绝对精神”, 可能和我说这个创世神是非常类似
因为他也在讲矛盾和循环, 当中的绝对精神
[江湖姐]
那么你有没有找到一种答案呢
这个故事来到2019年时候, 也可以说是误打误撞
当时我是看了一个书, 弗洛姆他写了一本书叫做《逃避自由》
主要观点就是说:
这个人首先是从这个世界当中来, 从这个社会当中来
所以他是很难完全和这个社会和这个世界做一个切割
一出生他就有一种, 想要跟这个世界社会保持联系的这么一种倾向
可是同时这个人, 他又有保持他的独立性, 想要脱离的一种倾向
在他的定义里边,
想要脱离的这种倾向, 就好像是想要追求自由
而想要回归的这种倾向, 就好像有一种放弃了自由的感觉
当他想要追求自由的时候, 他就好像离整体就远了, 他也难受了
可是他离整体太近了之后, 他的个体性也没了, 他又难受了
他就在这两个当中很纠结.
他提出的观点就是: 怎么样有一种积极的自由
又保持他的个体性, 又和整体有一个完美的链接
他管这个状态叫做“自发性”, 或者叫做“积极自由”
我是从他这个观点里面, 受到了一点点启发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创世神: **
他有没有可能并不是终极的源头, 他也是从什么东西出来的
我发现创世神他的这一套操作
他想要创造世界, 想要分裂成各种人来体验各种东西, 最后再回归到他自己,
他的这个过程, 和刚才这个每一个个体的人
既要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 又要与世界保持独立的这么一个状态
是非常相似的
我从这个时候受到了启发:
觉得这个创世神, 他是不是也并不是说是唯一的存在, 是绝对的这么一个东西
而是从什么当中分离出来的, 使得他不圆满了、不完美了, 是有了某种内在的需求了
而由于他是从什么东西分裂出来的, 使得他接下来他的一系列操作, 依然是保持着分裂的惯性
他想通过分裂来找回他的圆满.
所以有了从1到多, 然后从多到1的这么一个大的循环
如果要解决“1” 他所保有的这种内在的不满足
其实是要重新认识到它的真正的源头
我给他起名字叫做“真神”, 或者取代号叫做“0”,数字0
就是说这个“0”才是真正的神, 而这个真正的神
它压根儿也不需要创造世界, 它自己就是圆满的
它跟世界可以说是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创世神”1”, 它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创造
是因为创世神1是从0这个真神, 它这里边来的
这个世界就是基于“0”这个力量而创造
但并不是0自己主动地、直接地创造这个世界
[江湖姐]
那个时候你接触到诺斯底了吗
还没有啊. 之后发现诺斯底主义, 跟我这个观点有一点类似
当然只有“1”是主体, 它是一个存在, 它是绝对的存在
可是到了0, 怎么说都好像不太对劲
说它是存在好像也不太对, 说它是不存在好像也不太对
我刚才从一个角度说, 是它跟世界是完全不相关的, 好像也不太对
因为世界就是得基于它的力量才能创造
可是一说它跟这个世界是相关的, 又好像不太对
因为它确实也不是主动地去做这个世界
你说这个“0”它是主体也很难说, 说它是客体那更谈不上
因为这个时候也没有主客的这个情况, 它压根就谈不上一个“体”的这个东西
我们说“1”的时候, 可以从一个主动的一个正面的来说. 说他是创世神什么
可是到了这个“0”这个真神. 我们就必须得反着说,
必须以一种否定的, 怎么说都不对, 非常难以描述,
我非要强行来描述:
就只能说它是完美的, 它是无限的.
它是绝对无法以任何描述来框架它的.
拿世界之内的语言是绝对无法描述一个世界之外的这么一个真神 (0)
而我们世界之内的语言, 还是有机会来描述跟世界直接相关的一个创世神 (1)
宗教的局限
那么基于我对于0和对于“1”的认识, 我对宗教就有了一些看法:
我就觉得想要真正地认识这个“1”,
你必须自己就是这个“1”, 你不能跟它有任何区别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认识到这个1, 也就是所谓创世神
可是以我了解到的宗教
对于这个神, 大部分情况它是对神是崇拜的态度
把神当作了一个我之外的这么一个对象了
跟神就相当于对立开了
按理说这个“宗教”的英文religion.
可能就是叫做realign with god, 就是与神重新有这个连接
本来应该就是为了更加地认识神, 更加地亲近神, 它才创造这个宗教
可真正要认识这个神, 就得是“我就是神,神就是我”. 没有任何分别.
而各种宗教活动, 都是在把神当为一个, “我”之外的一个对象来看待
那么就把这个距离拉远了, 他好像是想要亲近神, 实际上反而远离了神
这是我基于“1”出发来看的
那么从“0”的角度来看, 0跟世界可以说是毫不相关
你世界之内的任何活动, 其实跟认识这个0, 好像也很难说有什么关系
任何人既然他本来就是, 基于这个0的力量才能存在
那都可以忽然的、莫名其妙的、直接地就体会到了0, 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过程
所有的活动, 它既没有办法说是想要促进这个人去认识到这个0
同时它好像也没有办法说, 阻碍这个人直接地认识到0
[江湖姐]
所以就说宗教根本上其实是没用的?
对,对0来说是没用的.
至少是当时的我来说, 我是这么一个看法.
所以我在那个期间可以, 说是对宗教是有一个很激烈的批评
而且我说的不是说具体哪一个宗教. 我是说的是所有宗教
那么后来当然又有了一些转变
是因为在后来, 我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跟这些宗教的人去认识
新三位一体
[江湖姐]
为啥你认为通过“三位一体”, 能够认识到这个0和1?
我对“三位一体”的观念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认为创世神是“圣父”, 那么“圣子”如果只是指基督耶稣个人
我觉得这个就没多大意思了
可是如果认为每一个人, 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圣子,
这个“三位一体”的故事就有意思了
创世神是圣父,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圣子
圣灵是作为圣父和圣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这就好玩了, 这他就有机会说是直接地认识到: “我就是神、神就是我”
但是我们如果说这个0是圣父, 而这个1是圣子, 这又会是怎么样?
圣灵还是父与子之间的桥梁嘛, 而因为创世神分裂成了我们
所以我们其实本质上也是创世神
就每一个人他其实本质上, 都是这个创世神
通过这个架构, 就有希望直接体会到这个0
信什么都恰恰好
我2023年以后又接触了别的一些宗教信徒,
我对宗教又有了一些认识, 我就发现它是一个完全的匹配的过程
他这个人所信的那个宗教是恰恰好的
也不管他信到了哪一种程度, 就哪怕他是一个非常粗浅的一个信
也就是恰恰和他是相匹配的
[江湖姐]
为什么呢?你举个例子呢? [江湖姐]
我认识信印度教的一个人. 这个人她纯粹是一个家庭主妇,
可是她性格上非常的要强, 在家里边就一定要自己占主导地位
尽管她自己不光是需要她丈夫给她钱养活她, 她还额外跟自己的父母要一份钱
可她是非常强势的这么一个性格, 偏偏信印度教.
有一个什么上师需要她去完全去臣服
这个上师给她列举了好多这种练习,
让她感受某种秘体验, 她出一个什么神通法力
也必须是要通过这个上师, 来通过一个神显现到她手上
而不是她自己直接的去有这个“神通法力”, 一定要中间经过这么一道
这样她在里边有点什么功能之后, 也不会特别的膨胀了
反而是这种非常激烈的性格, 就越来越收回来了
慢慢地去转向去辨识真正的神是什么
她是个中国人啊
[江湖姐]
中国人信印度教这非常少啊. 是她嫁了个印度人吗
不是,她家里边也全都是中国人. 她生活的地点也就在中国上海
[江湖姐]
这是非常奇特的
对. 你要说是在上海你信个基督教. 不是比信印度教容易多了
[江湖姐]
对. 那就说她肯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机缘, 让她接触到印度教的
对. 当然具体的故事我没有详细问了
可是我一看她这个状态, 我发现配合的就实在是太好了
对于每一个信徒来说, 他自己选的那个宗教
不管是因为家里边的原因, 好像他一出生
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宗教环境中
还是因为他后来个人探索的过程中, 接触到了什么宗教
我发现他其实都是非常巧妙的一个, 相当于他无论信哪一个他都可以
他最终都一定能够彻底地, 认识到这个真神
不再是西西弗斯
[江湖姐]
你现在找到那个人生意义了吗
我觉得跟这个人生意义好像就没有什么关系
[江湖姐]
那我们还是推石头的那个人吗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在推大石頭上山?为什么觉得自己是西西弗斯?
是因为自己内在有某种不满足, 才觉得自己好像是成为一个不断的循环当中的奴隶
可是如果我们从这个不满足, 转向去认识真正的圆满, 去认识真正的圆满
那么就可以从这个推大石头的, 这个循环当中脱离出来
任何一个使自己感觉到不满足的这么一个情况
都有机会让自己转过来去认识到到底真正的满足是什么
而认识到了这个真正的满足, 真正的圆满是什么之后
就实际上可以说, 是从原来的这种“循环枷锁”当中脱离出来了
而脱离出来了之后, 也就不需要讨论什么人生的意义不意义的这个话题了
因为你是不满足, 你才需要有个人生的意义
而你彻底地满足已经非常好了, 那些东西就不重要了
[江湖姐]
那你现在就是满足了吗?
我只能说我存在这个认识
可能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不满足了
我就再会回转过来, 去感受一下这个满足
[江湖姐]
你可以随时回到那个源头去
那下一步你还想具体探讨什么吗
还是说你已经就觉得满足了
下一步只能够怎么能够持久地回到这个圆满当中,
现在还是时不时的好像被外面的一些情景就又拉出来
创造的乐趣
[江湖姐]
那么0为什么会创造1?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这忘了说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说: 0是无所谓主体还是客体, 无所谓有没有“体”
但是我说“1”是主体. 我不会说是0“创造”了“1”
我会说“1”是从0当中来的, 是“1”主动从“0”分裂出来创造了自己
在“1”这个层面, 它是会故意创造出问题
在“0”这个层面, 它才会没有问题
[江湖姐]
你说故意创造出问题是什么意思?
你想我们现在的这个东西, 其实都是1的创造
它“故意”地要让大家有各种样的分裂.
各种各样的争端, 各种各样的体验
你看的现在好像有各种, 不管是好的也好, 不好的也好
什么事情都是它“1”故意搞的, 他就是这么“图一乐儿“
这样把这些各种体验回收回来, 他就乐了
所以不是说我们认识到, 大家都是从“1”来, 就握手言和了
我觉得这个不存在
而是大家都认识到, 压根儿就是连创造世界这回事
都是基于不圆满的一种设想
回到了真正的圆满之后, 才能让问题都不存在了,都解决了
他也很难说是保持现状, 他甚至还会进一步发展
也许就好像我们玩电子游戏一样, 那喜欢玩枪战游戏的人多了去了
每天就是残酷的厮杀, 他恨不得一分钟他能死10次
这作为一个主观体验来说听上去好像很残酷
但他其实是个游戏, 他玩得很高兴.
真正你是让他彻底满足了之后, 他就把游戏关了不玩了
他因为已经满足了, 就没必要玩这个游戏了
知道他是在玩游戏, 也不妨碍他正在玩这个游戏嘛
[江湖姐]
但是他只要玩下去, 他就满足在这个玩的过程当中
他就不会想到去把这个游戏关掉
对,那这样.
[江湖姐]
那我们今天这个讨论的意义在哪里
要让大家重新再认识到:
自己真正的出发点, 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彻底的满足
[江湖姐]
真正想要的就是
在游戏里继续玩下去啊,
他知道自己从游戏当中, 并不能彻底地得到他想要的那个满足
以为能得到, 实际上并不能得到
而当他想知道, 自己真正的这个满足是来自哪儿, 他就不玩这些了
他就会彻底回归到这个真正的满足上
比如为什么要信这些宗教, 或者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我刚才说是为了幸福或者圆满
那么他就要时刻反思自己, 现在是不是真的就幸福圆满
如果已经幸福圆满, 当然我觉得就没有问题
如果他但凡有那么一丁点不是真的幸福的话
那么他就要去找到这个真正的幸福, 而且要现在立刻直接幸福
而不是说等到一个遥远的未来, 要等到死后怎么怎么样
在我看来这个幸福, 跟他现在正在做什么事是不相关的
他在干什么都可以是彻底的幸福
就好像玩这个枪战游戏.
他把人打死了, 他也可以觉得很好玩
别人把他打死, 他也可能觉得很好玩
在等待打和被打之间的这关空隙, 他可能也觉得很好玩
结语
[江湖姐]
我觉得最有趣的是, 一位无神论者竟然通过玩清明梦和读书思考
误打误撞地算是“窥见”了终极真相, 这说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