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

总览

一般地, 会把闻放在第一位, 但结合我自身经验和如今的实际情况, 获得较高学历的人从思开始比较容易进入学佛修道之路.

原因如下:

  • 如今受教育的人众多, 受过科学思维训练的人, 多少是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的.
  • 积极宣传的宗教, 有意无意, 都是以绝对的相信为入门条件. 要求无脑相信, 自然不会去相信.
  • 而如道教, 态度基本是爱信不信, 爱修不修, 懒得积极宣传. 加之鱼龙混杂, 一般也是很难去相信.

反思:

  • 科学不是万能的, 它只能解决和预测局部领域的问题, 尽管这个局部领域在不断扩大.
  • 科学和宗教/灵修并不完全对立. 这一点, 多去思考和观察顶级科学大家对宗教的态度就可辨别.
  • 一般人心中的宗教/灵修是主观的, 道听途说的, 并没有真正尝试去了解过, 没有读过最核心的书籍.
  • 如今的很多人把科学当成了宗教信仰, 整一幅他邪我正. 当然, 这是人的问题, 而非科学本身的问题.

对佛教的思考/判断:

  • 释迦摩尼是伟大的而值得敬重的. 他是第一个专注于教授人们”涅槃/得道”方法的人. 他是那么地博爱而无私, 教授起来目的明确, 毫无保留, 事无巨细, 循循善诱, 因人而异. 而对无助于实修的概念, 如神通之类的, 则一律不多说, 不提倡.
  • 释迦摩尼是人而不是神. 当然倒过来说也行, 人人都可成为神/佛. 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和爱因斯坦, 华盛顿一样.
  • “涅槃/得道”之类的就是不同流派的不同说法, 佛教并不是通向”世界本源”的唯一方法. 释迦摩尼教授的方法最清晰, 最具有操作性, 是至今为止最安全, 最公开, 最容易进行实修的方法.
  • 从科学性来讲, 佛教修行部分的理论体系唯一问题就是”苦”的观念, 这是一个主观概念, 和释迦摩尼的个人性格有关. “dukkha”有苦也有空的含义, 如果理解/翻译为”空”, 整个理论体系一样成立, 综合来说, 其理论体系经得住科学性检验. (我本人并不排斥苦的说法)
  • 这方面, 道德经的描述更为客观一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用了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道”.
  • 我会主要使用上座部的修炼方法进行实修, 但我不是佛教徒, 也不会排除我自己判断过后的”邪道”所介绍的方法. 何况是否成为别人眼里的佛教徒对个人修行并无碍, 这一点是佛法的伟大和客观之处.

实修的目的

  • 亲证终极真相/道/涅槃的存在, 体验之.
  • 从而解决我是谁, 世界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哲学问题.

实修基础概念

  • 原始佛教的最终目的: 苦的止息, 涅槃寂静
  • 三法印: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涅槃寂静
    • 五法印: 三法印加上, 诸漏是苦, 诸法本空.
    • 人生观和世界观: 诸漏是苦, 诸法本空
    • 修行的核心方法: 观察身心的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 修行的最终目的: 涅槃寂静
  • 四圣谛: 苦集灭道
    • 集为苦因, 苦为集果, 道为灭因, 灭为道果
    • 集谛: 贪、嗔、痴三毒.
      • 心跑出去追随欲望.
    • 苦谛: 佛陀认为世间一切皆苦, 不存在持久, 常住, 永恒的东西.
      • 心跑出去追随欲望(贪嗔痴)的结果,是苦
      • 佛陀本人修行的出发点就是苦的止息, 去寻求一种”常”. 如此看来, 寻求一种不变的真理是人类内在的追求, 佛陀如此, 科学亦是如此.
      • 由于佛陀本人的修行出发点和体会是一切皆苦, 因而后来教授的内容也就包含这么一个有强烈主观含义的词.
    • 道谛: 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的修行方法.
      • 心清晰地看到心的生灭无常,是灭苦之道.
    • 灭谛: 苦止息后, 即得涅槃寂静.
      • 清楚地看到心的结果,是苦灭.
  • 三学: 戒定慧
    • 戒: 出家人, 作为佛教的代表, 还是需要持戒给别人看的, 算个表率作用.
      • 我个人并不看重形式上的戒, 甚至心中的戒也不用过于看重. 原因如下:
      • 戒其实是一种主观看法, 有对错之分. 但一切相对, 对错如阴阳, 相生相克.
      • 随着实修, 尤其是修慧的进行, 戒是自然而然产生和保持的, 因为”心”始终知道应该怎么做.
      • 譬如: 戒邪淫是因为社会道德规范, 而戒淫欲有助于修行, 尤其是修行的初期.
      • 再如: 用修慧的方式观察身体一段时间后, 少食和辟谷属于在某一个阶段自然而然去做的事情.
      • 当然, 外境(如炒股)对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如果能避免这种喧闹的外境, 对实修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外境并无好坏之分, 很多人正是因为外境导致的极端情绪, 心承受不了后进行反观从而修道/学佛/信教的.
    • 定(舍摩他): 也称为修止, 可消除散乱, 建立起心的一境性(定力或集中力)及可导致心境宁静.
      • 心念专注在某一个境界里如如不动, 忽略任何外境, 这就是修定.
      • 专注的境界可以是客观事物, 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境界. 如果专注于主观想象出的事物, 可能”走火入魔”.
      • 修定允许对专注的境界/事物进行主观判断, 如观察呼吸的进出, 深浅, 粗细, 冷热等等, 但要只专注于呼吸这一件事上, 不要跑去观想其它事物如声音, 身体不适感等.
      • 修定的人, 要避开动乱的境界, 因为一旦离开心定的”舒适区”, 其贪嗔痴立刻出来作怪.
      • 我的总结: 修定就是以一念代万念地观想这一念. (由于有想, 可能陷入到这一念中去)
    • 慧(毗婆舍那): 也称为修观, 能洞察诸法(现象)实相和达致解脱知见. 是观察和亲证身心无常无我的关键方法.
      • 外境来时, 心要明明了了地客观观察身心对外境的反应, 这就是修观.
      • 修观的重点不在于外境, 真正的观察对象是”我的身”对外境的反应和”我的心”对外境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不能带有主观判断, 只能是客观观察.
      • 修观的人, 任何境界都能怡然自得, 还哪有什么六道和轮回, 即便真有地狱, 那也是极乐世界! 正所谓上善若水, 随遇而安.
      • 我的总结: 修慧就是不生一念的观察身心变化.(念会自己生灭, 控制不了的, 这里不生一念是指不追随念头, 不主动判断而产生念头.)
    • 定与慧的关系: 只有修定到足够程度, 修慧时才能清楚的观察到身心的细微变化, 才能亲证身心无常, 苦集灭道.
      • 先修定, 后修慧. 然后定慧同修.
      • 定慧一体, 定慧同修. 可以一开始就用心念住观念头.
      • 打个比方说明下定和慧的区别: 譬如, 迎来走来一个美女或帅哥. 生怕看了后起心动念, 唯恐避之不及, 以便保持心的如如不动, 这是修定. 怡然自得地欣赏一番, 同时观察到色心起色心灭, 心再回到如如不动的状态, 这是修慧.
  • 四禅八定: 即八种定, 在色界称之为禅, 无色界称之为定.(三界: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 粗心住: 欲界. 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
    • 细心住: 欲界. 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
    • 欲界定: 欲界. 妄念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
    • 未来禅: 欲界. 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了.
    • 初禅: 色界. 离生喜乐地. 离五盖(昏沉、掉悔、贪欲、嗔恚、疑).
      • 清楚知道呼吸进出,身体有喜,但定力浅,注意力易被声音拉走而显得烦燥.
    • 二禅: 色界. 定生喜乐地.离觉观(觉指粗的觉察,观指细的觉察)
      • 喜: 离开了觉, 观, 离开了语言, 内心欢喜.
      • 乐: 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 感觉到很快乐.
      • 离寻伺, 只有喜乐. 身体会感觉喜,感觉不到呼吸的进出,呼吸均匀,外面的声音有听到,但注意力不会被拉走,手没了.
    • 三禅: 色界. 离喜妙乐地.
      • 离喜, 只有乐, 一心. 身体有乐的感觉,声音感觉较远,呼吸微弱,整个人被一团气包裹着。有时手、脚空,有时感觉头空了
      • 到了三禅, 呼吸很微弱, 有些人会觉得呼吸困难. 有些人心跳会加快.
    • 四禅: 色界. 舍念清净地.离乐(出入息断)
      • 离喜乐. 呼吸停止. 有些人会呼吸停止不了。他就只能留在四禅近行定,无法进四禅.
      • 如果深入四禅,外面的声音是都听不到的,那是最好的四禅, 可以进一步修第五个定.
    • 空无边处定: 无色界.
    • 识无边处定: 无色界.
    • 无所有处定: 无色界.
    • 非想非非想处定: 无色界.
  • 四念住: 分为身受心法.
    • 身念住,观察身体为不净物. 身体内外,污秽充满,没有干净之处,故观身为不净.
      • 出入息念是最广为所知的修习方法, 可达到第四禅.
      • 不净观即属于身念住, 不推荐自行修行, 可能产生自杀倾向.
    • 受念住: 观察感受, 从而觉知乐受, 苦受, 不苦不乐受(舍受)的刹那生灭、无常、苦、无我.
    • 心念住: 观察十六种心, 从而觉知心的刹那生灭、无常、苦、无我
    • 法念住: 不断觉知五盖、五蕴、六内外处、七觉支的刹那生灭、无常、苦、无我后,最终会证悟四圣谛.
      • 五盖, 即修习禅定的五种障碍: 沉、掉悔、贪欲、嗔恚、疑.
      • 五蕴: 色受想行识. 蕴有聚集的意思.
      • 六内处: 眼、耳、鼻、舌、身、意
      • 六外处: 色、声、香、味、触、法
      • 七觉支, 即七种觉悟因素: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 五蕴与六处: 可简单理解为六种感知系统, 每个系统分为五个步骤.
      • 眼耳鼻舌身意, 即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以及大脑分析能力
      • 色受想行识: 被观察对象->传感器->控制器存储和简单的分析处理->中央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处理
        • 色即客观物质, 对应的六外处就是: 色声香味触法
        • 受即感官系统, 即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进行信号化处理.
        • 想行识, 一种划分方法. 很难清晰的分辨, 和大脑的不同部位和功能有关.
    • 佛陀的用意: 通过详细说明感官系统的运作过程, 帮助人们认识到身心的生灭、无常、苦、空、无我!
      • 因此并不用过于在意具体的分类方法, 过去的分类方法不可能和现在的科学分类一摸一样.
      • 同理, 对于十二因缘, 四大(地水火风)的说法, 了解即可. 并不影响实际修行.
  • 六道, 轮回, 业报, 因缘, 三千大千世界
    • 轮回业报是佛教借用了传统的印度系宗教概念, 对所观察到的世界的一种划分方法, 了解即可.
    • 因缘即”事物/能量/信号”自组织/发展的基本规则/规律. 科学破解了部分因缘.
    • 三千大千世界, 就是无穷个平行世界, 可参考元吾氏的”终极真相—-所有问题的答案”
  • 关于概念的一些思考
    • 其实实修并不需要知道很多的概念和具体现象, 重要的是把握实修的核心原则(即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认定一切皆幻相), 然后边修边学经典, 自然能看懂分辨.
    • 而且对于实修中某些阶段的具体现象, 高僧大德是不提倡公开说明的. 因为人的想象力过于丰富, 对于执念于得道涅槃的人, 容易按照具体现象人为想出一个境界而不自知, 还以为自己得道涅槃, 那就变成误人子弟, 贻害无穷了.

超能力和神通

  • 西方世界比较有特色的是对于出体体验的执着和科学研究. 非常明显地, 比较执着于借助外力获取超能力, 方法和目的上和道家炼丹相似. 就现阶段的科学实验结果, 出体体验肯定是倾向于人脑的幻想. 见维基百科-灵魂出窍-怀疑论
  • 科学的理性怀疑其实不足为患. 对于灵修的超能力, 求道学佛中的神通, 最大的逻辑悖论在于: 为何如此好用的方法, 历来的统治者鲜有成功使用的记录? 想想自由飞行, 透视, 千里眼, 顺风耳, 无疑就是特工的最佳手段! 预知一切事, 对于军事行动, 政治统治是多么的有帮助! 得道再难, 也总有那么几个成功的, 也愿意服务于权利的人吧?
  • 简单自问自答一下这个悖论:
    • 带着功利目的去追求特异功能, 难以学成.
    • 得道涅槃者, 清醒寡欲, 逍遥自在, 难以控制.
    • 见本源后, 既知因缘来去, 世界之大. 则现实世界微不足道, 无意参与.
    • 见本源后, 信息过多, 现实世界的信息淹没在信息汪洋中, 难以定位识别.
    • 80年代中国搞得气功潮, 引来多少投机取巧人士, 就可知刻意培养的难度了.
    • 权力者偶得的奇能异士, 属于不可再生的极度稀缺资源, 必然高度保密.
    • 综上, 灵修所得的特异功能, 最多就是个案, 而无法规模性的服务于现实世界.
  • 我最终是相信超能力/神通存在的, 理由如下:
    • 只专注于解脱法的释迦摩尼, 肯定了它的存在, 还关照人们不要执迷于神通. 神通于释迦摩尼, 是不值一提, 最好能丢弃的事物.
    • 历史上高僧大德的著作, 没有一个否定神通存在的, 其超然于世的心态, 实在没有任何必要为此打诳语.
    • 缠中说禅博客风格虽然自我狂妄, 但透过文字看内涵, 博客内容都是真材实料, 参考教你打坐7:神鬼、神通、神异景象. 而对于教你打坐1:科学是什么玩意 里阐述的观念和理由, 我也是认同的.
    • 如果有心, 即便保持怀疑态度, 也能搜罗出一些去伪存真的天生神通现象. 科学做的仅仅是对个案的证伪, 但神通的证明不是科学理论, 只要有一例为真, 就可以说明神通存在.
    • 以上, 虽有三人成虎之嫌, 但这些人并非只是夸夸其谈, 他们是给出了实证的方法, 自己可以去亲证的! 故我选择先相信, 然后自己去实修证明.

互联网时代, 普通人如果有判断思考的能力, 闻道/闻慧的机遇还是很多的. 遇到一本好书, 遇到一个经验分享博客, 对比不同来源的资料内容, 逐步质疑排除, 从而获得佛/道的核心观点并不困难. 反而是以前那种拜师学艺的方式, 对入门者而言基本就是碰运气. 高僧大德属于稀缺资源…

大道经典

南传佛教实修方法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有点脱离释迦摩尼的本意, 讨论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实修方法, 有点形而上和哲学, 并想占据道德制高点.
而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故而无从着手分析判断.
因而没有花精力深入了解大乘佛教. 下文找的是侧重于实修方法的, 非常详实, 核心内容与南传佛教一致, 算是相互印证了.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属于密藏, 已师传为主, 一般无法接触到其核心内容. 故不做判断.

道教

本人并未仔细阅读判断道教的内容, 只是粗粗看了下道教经典. 总体感觉是道教在修行的具体方法上说的不够明了, 修行的人很难知道自己处于哪个阶段, 还有多少路要走. 但修行的核心方法和佛教是相通的.
道教和佛教在得道/涅槃之后, 做的选择不一样, 也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不一样.

  • 《通玄真經》
  • 《老君西升經》
  • 《太上老君內觀經》
  • 《太上老君說了心經》
  • 《张三丰內丹36訣》

其它

  • 霍金三部曲(了解科学前言理论中的宇宙), 认知时空的相对性.
  • 《物理学之”道”》(卡普拉), 物理学的整个发展过程, 以及顶尖科学家的困惑.
  • 《当下的力量》
  • 《与神对话I》(Neale Donald Walsh)
  • 元吾氏集录

佛教实修的核心内容是修慧. 修定也是为了更好地修慧, 而不是为了心定或者神通.
我选择以南传佛教的修行方法为主, 梦观方面可能会尝试藏密的方法. 以下是根据我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偏好总结出的实修方法. 每个人生活工作情况以及擅长的感官系统都不一样, 最好的修行方法是自己能坚持下去的修行方法, 所以需要自己去选择, 实验, 筛选各种方法.

  • 修慧的主要方法是绝对客观的观察, 就是只观不想. 在此重点说明只观不想的三条原则.
    • 原则一: 让感觉先生起, 然后知道, 别等着去看, 也别去找寻. 观之前, 别找寻, 也别想要观. 让感觉生起了, 然后紧随着知道.
    • 原则二: 观的时候, 远远地, 置身事外地观, 别跳进去搅和,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才能看清一切. 以无得无失的心去观, 才能看的清楚明白.
    • 原则三: 观之后, 比如看见生气生起了, 别跳进去干预, 别评判”生气不好”, 别想着怎么做可以让生气消失. 又比如, 痛苦生起, 别想办法去减轻痛苦,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不做, 只是观察身心对痛苦的反应, 痛苦感就会减轻或消失.
  • 修行的重中之重:
    • 贵在坚持, 牢记”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一切相对, 不能迷失于相.
    • 懈怠散漫了, 无需自责, 要意识到懈怠散漫, 继续专注实修.
    • 产生厌离感, 要知道产生了厌离感, 继续专注实修.
    • 变得失望疑惑, 不要停下来思考, 要观察到心在失望或疑惑, 继续专注实修.
    • 定中体会到喜乐宁静, 不要沉迷, 意识到在喜乐中, 或意识到自己沉迷了, 继续专注实修.
    • 看到光明/神仙/佛祖/地狱/恶魔了, 不做判断不动心最好, 只是知道知道, 继续专注实修.
    • 看到上述相后, 贪了乐了惧了, 不要克制打压, 而是立刻知道心在贪乐惧, 继续专注实修.
  • 实修不设时间计划, 不求速成, 不影响工作生活, 唯时时日日修炼, 沿途欣赏风景, 自然精进.

坐禅

对于坐禅, 个人主要用于修定. 因为现代人极度缺乏心的定力, 所以需要重点练习.
打坐冥想需每日固定时间练习. 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30分至一小时, 即每天一小时至二小时.

坐禅目标

为修慧打基础, 能用观就不用观想, 能用观想就不用控制. 培养只观不想的习惯.

  • 就是客观的观察, 没有思维层面比较(深浅/出入/粗细/对错/好坏/善恶等等)和想象的内容.
  • 观想就介入了主观意志, 譬如判断呼吸的深浅长短, 想象见到光明等等. 佛教说的”外道”多用观想, 包括道教. 观想可以修定, 但难以修慧.
  • 控制, 比观想更进一步, 如主动控制呼吸的频率, 引导气的走向等等. 控制后的体验肯定不是客观的, 而是天然的带有目的性.
  • 更不好的控制是打压身心体验, 譬如想让身体不痛, 想让心静下来, 这是南辕北辙地在修行.正确的方法是”观”身体在痛, “观”心的不静, 只是”知道知道”即可.

坐禅方法

  • 自然呼吸, 观腹部起伏
    • 优点: 腹部起伏最易观察, 因而很让散乱的心关注到这种客观现象.
    • 另外, 观腹部起伏和道教基础方法一致, 把心安放在丹田处观腹部起伏是可行的, 把气引导到丹田处也是安全的.
    • 缺点: 很难做到只观不想. 观腹部起伏容易变成观腹部起伏, 从而控制呼吸节奏, 这就不客观了.
    • 马哈希体系推荐的方法, 非常适合入门者学习使用.
  • 自然呼吸, 观空气与人中附近的接触感, 不做任何主观判断.
    • 优点: 既可修定, 又可修慧. 培养起非常好的客观观察的习惯.
    • 缺点: 很细的感觉, 定力不够无法识别, 或观后容易再度走神散漫.
    • 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 将其作为背景存在的”锚”, 从而判断自己是否走神散漫了.
    • 注意, 不能把心定在人中处, 整个接触感是模糊的区域和概念, 不要去清晰化它.
  • 自然呼吸, 观空气与人中附近的接触感, 并判断气感的粗细, 长短, 冷热.
    • 优点: 属于修定, 由于有主观判断, 较容易保持定力而不走神散漫. 可修到四禅.
    • 缺点: 属于观想, 而非客观的观察, 不能修慧
    • 致光法师《定慧之路》推荐的方法. 修四禅和出入定自在时, 可重点使用.
  • 强力而快速的呼吸, 观腹部起伏或人中附近的气息进出.
    • 优点: 属于修定, 由于有主观控制, 非常容易克服外境的干扰, 继续保持定力修行.
    • 缺点: 明显的控制呼吸, 离修慧的方法很远.
    • 仅做辅助手段, 不建议常规使用. 当有难以克服的外境干扰(如疼痛, 噪声)导致心要散乱时, 就果断加强呼吸来度过难关, 让自己坚持下来.
    • 注意: 一般的外境干扰应该用修慧的方法去解决. 如有疼痛, 则观疼痛的地方, 然后”知道,知道”即可, 疼痛自然消减.
  • 修慧. 对身心的一切现象只观不想, 在现象发生的当下心中, 在心中”知道知道”.
    • 优点: 修慧法是佛教的核心方法, 能破身心的幻象, 亲证身心的连续生灭, 直达涅槃境界.
    • 缺点: 和人的习性相背, 较难修炼. 需要心有足够的定力才能保持客观的”观”一切现象.
  • 上述方法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也可根据不同的阶段和情况交替使用.
    • 在初禅之前, 我自己是观腹部起伏为主, 观气感为辅.
    • 具体点就是把心放在丹田处, 心集中在腹部起伏上, 有一定的定力后, 也能感觉到人中附近的气感, 但依旧专注于腹部起伏, 仅仅觉知人中附近气感的存在, 感觉不到也没关系.
    • 进入初禅之后, 心的定力足够了, 就着重观空气与人中附近的接触感, 并比较前后气感的粗细, 长短, 冷热.
    • 如果心很容易观察呼吸的气感, 说明定力很強. 那就尝试观察更为细腻的气感, 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定力.
    • 如果要吞口水, 那就用修慧的方法在想的时候”知道”想, 在吞的时候”知道”吞, 然后回到呼吸上就行了.
    • 一般自然呼吸即可, 偶尔在心极度散漫, 或外境用修慧的方法解决不了时, 可以主动进行强力而快速的呼吸, 便于重新集中心力度过难关.
    • 这样持续一段时间的主动呼吸后, 摒气凝神, 再用修慧的方法看看是否可以接收外境. 如果可以接受, 那么恢复自然呼吸继续原来的观察方法即可.
    • 如果多次主动呼吸后, 依然无法克服外境造成的身心不适, 建议先离开外境, 让身心体验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行禅

这里的行禅和禅修中心的行禅含义不同, 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禅修, 如走路开车, 洗碗洗澡, 阅读工作中的禅修.
对于行禅, 个人主要用于修慧. 目的是在生活中培养观身心的习惯.
行禅中的修慧, 从醒来到睡着, 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皆可练习, 只要意识到了立刻加以练习, 无时间要求, 不设目标

2021年6月补充
后来, 真正做到的只是每天打坐半小时的修定.
希望中的行禅, 食禅, 卧禅在生活中, 早忘到了九霄云外.
突破点是师兄教授了空海法师的点线面空观察法, 才算可以行禅了.
补充完毕

行禅方法:

  1. 修慧. 对身心的一切现象只观不想, 在现象发生的当下, 在心中”知道知道”.
    • 能观察到的现象和心的定力有关. 心没有定力, 就随念而动; 定力浅, 只能观部分身心变化, 定力深, 能观很细微的身心变化.
    • 初始阶段的重点在于观身的状态和较明显的情绪波动.
    • 通过坐禅强化心的定力后, 就可以逐步观察到更细的身心变化.
  2. 心的参考物, 建立起自己的”锚”: 观察气息进出带来的触感, 后面简称观呼吸.
    • 观气息进出的触感, 本身就属于修慧, 而且占用的心力非常小, 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 这个浅浅的观呼吸如背景工作一般, 需要始终觉知到呼吸带来的触感. 注意只是观, 不要尝试感知具体位置, 不要判断进出, 深浅, 粗细, 冷热, 不要主动控制呼吸.
    • 有了这个”锚”, 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觉知到触感, 就能意识到心跑出去了. 那就立刻拉回来, 保持觉知这份触感即可. 这里不一定是心散漫了, 也可以是心在专心于工作而忘了观呼吸.
    • 当意识到不在观呼吸的当下, 可以回观一下之前身心跑去哪里了, 譬如知道心在胡思乱想或知道在专心工作, 然后重新开始保持观呼吸即可. 注意, 仅仅是知道, 不要进一步去思考判断之前的行为.
  3. 基于观呼吸这个”锚”, 对其它身心变化进行修慧.
    • 如果心力有余, 就可以在观呼吸的同时, 对其它的身心现象进行修慧.
    • 譬如坐累了, 要站起来走走. 在保持观呼吸的同时, 要觉知到”觉得”累, 接着觉知到”想”改变姿势, 然后觉知到”站”, 再觉知到”走”. 尽自己所能的按先后顺序客观地观察身心的变化细节, 越细越好!
    • 以我的体会来说, 要直接对身心的变化进行修慧需要非常大的专注力, 这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做到的. 所以需要观呼吸这么一个”锚”, 它占用的心力不多, 能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修慧, 习惯成自然的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修慧.

食禅

食禅本质上采用行禅一样的方法即可. 但本人吃的欲望比较突出(胖子感跃然纸上…), 所以单独列出吃的禅修, 便于重点修慧.

  • 通常还没有开始用餐, 只是想到吃, 贪欲就立刻渗进来, 开始分泌唾液. 此时先观察心, 急着要吃的欲望非常强烈. 只是客观观察, 不要去否定和打压这种欲望. 还可观察唾液的分泌, 咽口水, 吞咽口水, 再观察胃部的感觉(很多时候发现胃并不觉得饿, 想吃完全是大脑的贪欲, 而非身体的需求)
  • 伴随着这馋嘴的欲望是某种兴奋, 着实急着要吃时, 觉知通常非常薄弱或忘失. 往往狼吞虎咽, 迅速的就吃了过多的事物了. 因此, 开始进食时, 要保持心的觉知, 进食时关注贪欲是否生起, 心是否紧绷了
  • 进食的过程中, 心会计划着如何搭配盘中的食物, 你会怎么吃? 吃完了这口, 接下来吃什么? 心已经在盘算着下一口. 除非注意到心在做什么,否则就会受贪欲的摆布, 不由自主的吃的太多太快.
  • 别太专注食物或盘子, 观察自己的眼睛在寻找下一口食物, 手摆弄筷子, 张开口, 食物接触嘴巴, 牙齿的咀嚼, 舌头的动作, 食物的味道, 吞咽的动作, 咽下下喉咙和胃部的感觉.
  • 别太专注食物或盘子, 如果定力足够, 除了观身更要观心. 越观察越深入后, 看吃饭时心的运作: 自己在以什么样的心态进食? 心觉得怎么样? 它轻松吗? 它想要吃吗? 饥饿和欲望是一样的吗? 甚至观察出贪嘴的欲望和身体的饥饿感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

再如在炒股时, 非常容易遇到贪婪或恐惧的极端心理情况, 也需要提醒自己去把握住这种极佳的修慧方法, 因为这时候心的变化太明显了, 只要深呼吸几下稍微定下心, 就能非常容易地去观察心的强烈变化. 然后盯住这份贪婪或恐惧不放松, 紧紧地观贪婪或恐惧的生气, 压力感的上升, 全身的颤抖, 操作的冲动. 对每一个细节都紧盯不放, 唯一别去关注的就是股价. 如果最终能完整观察出一次又一次的贪婪或恐惧的生起和熄灭, 那么自己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和客观.

上述”克服”自己贪欲的要点和难点在于: 在贪欲来临, 被贪欲统治的时候, 要及时的记起去观贪欲, 只要开始观贪欲了, 贪欲就无所遁形, 自行消退. 因而才需要在平时就养成观呼吸这么一个”锚”, 像定时器一样时刻检验自己的心是不是跑出去了, 是不是被贪欲占领了, 一旦发现, 就抓住机会修慧.

卧禅

  • 你知道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念头吗? 你知道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吗?
  • 入睡前的这段时间, 是一天中身的现象最弱,舍心以及掉举心最强的一段时间. 很适合用于修慧观心(念头像胶片/河流一般).
    • 首先应当保持清醒避免因为昏沉导致入睡, 为保持清醒, 可适当的加强呼吸力度观五分钟呼吸.
    • 切记不要跟随念头, 不要关注念头的内容. 也不要排斥念头, 这些都是自动发生的, 无法主观控制.
    • 心保持一定的定力, 以一个客观旁观者的态度, 充满舍心的去观察心念, 不跟随它, 不排斥它, 不去关注其中的内容.
    • 就这样, 直到定力逐渐减弱, 自然入眠.
  • 一旦醒来, 先观照吸气呼吸四五分钟, 心会变得比较警觉. 这样做时可以主动加强一下呼吸力度, 不要太轻柔, 否则容易再度睡着.
    • 然后, 保持觉知起身、步行或做你要做的. 只要有念力, 你觉知什么都无所谓.
    • 如果有能力修慧观念头, 那么就观念头. 否则就观呼吸, 观身的动作和状态即可.

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读者应当保持足够的理性与怀疑态度
不要盲信任何观点包括本人的观点
本人观点是否正确, 需要每一位修行者严谨的通过理论学习以及禅修实践来判断